熱門排行 |
最新排行 |
發布時間:2016年8月15日 新聞來源: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網 閱讀次數:10849
1986年爆發了史上最嚴重的黃熱病,疫情迅速蔓延。安哥拉,2015年12月開始出現疫情,向WHO報告的實驗室證實的爆發是在2016年1月21日。截止4月26日,安哥拉報告了2023例疑似病例和258例死亡。中國、剛果民主共和國、肯尼亞也報告了來自安哥拉旅行者的感染病例上升情況。
納米比亞和贊比亞與安哥拉共享很長的邊境線,國家之間有大量的人口流動。與其他近期流行的疾病一樣,快速和有效的阻斷黃熱病的傳播是全球衛生界的責任。超過700萬的安哥拉居民已經接種了疫苗,但供應短缺可能會在非洲、亞洲(從未經歷過黃熱病流行),或美洲(在埃及伊蚊傳播黃熱病以及Zika病毒、登革熱、基孔肯雅熱)造成潛在的健康安全危機。就拉丁美洲肆虐的黃熱病疫情,泛美衛生組織于2016年4月22日發布了流行病疫情警報。WHO應立即召開緊急委員會,調動資金,協調國際間反應和引導疫苗的生產。積極采取行動應對黃熱病疫情勢在必行。
黃熱病的流行病學和診斷
黃熱病病毒是一種蟲媒病毒屬黃病毒屬(同Zika病毒、登革熱和西尼羅河病毒)。(黃色是指肝臟受累導致黃疸)。該病毒經由蚊子在人與人及從猴子到人之間傳播,主要由埃及伊蚊和Hemogogus傳播,有三種傳播鏈:(1)城市型黃熱病,(2)叢林(森林型)黃熱病,(3)中間型黃熱病。非洲有5億人口有感染風險,拉丁美洲有大約4億人有風險。
歷史上,記錄良好的黃熱病爆發出現在美國(如,1793年在費城,賓夕法尼亞州;1878年在孟菲斯,田納西州;1905年,在新奧爾良,路易斯安那州)和1730年及1821在歐洲。
在潛伏期3-6天后,急性發熱期可出現肌痛、頭痛、腰背痛、厭食、惡心、甚至嘔吐,癥狀一般在1周內消失。大約1/7的人,在第二階段可隨即出現高熱、黃疸,出血和腎臟損傷,有50%的人會死亡;剩下的一半可痊愈。每年,黃熱病導致約30000例死亡,大多出現在非洲。
盡管有黃熱病典型的臨床表現和爆發的流行病學知識,但臨床診斷仍有困難,黃熱病可與多種發熱性疾病相混淆,包括那些導致黃疸和出血的疾病(如急性病毒性肝炎,病毒性出血熱)。實驗室診斷可以檢測到病毒和血清特異性抗體。目前無特異性的抗病毒藥物或免疫療法。
黃熱病疫苗
獲得許可的黃熱病減毒活疫苗已經使用了數十年,超過90%的人在接種疫苗10天內可產生終身保護。國家邊境規定對于有風險的旅行者需有黃熱卡,顯示在10年內接種過疫苗。雖然黃熱病疫苗耐受良好,但仍不建議在非流行病地區有嚴重免疫缺陷,妊娠婦女,嬰兒或嚴重雞蛋過敏的人群接種疫苗。60歲以上人群有一種罕見的但嚴重的并發癥風險,即黃熱病疫苗相關性內臟疾病。WHO建議高風險國家兒童常規接種黃熱病疫苗,社區免疫接種率需達到60%-80%。
大規模疫苗接種聯合控蚊,監督和協調響應在爆發性事件中尤為重要。WHO作為黃熱病疫苗供應國際協調小組秘書處,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國際紅十字會和紅新月會聯合會和無國界醫生組織(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結成合作伙伴。這個國際協調小組需維持疫苗儲備以快速應對疫情,然而,當黃熱病疫情傳播到另一個國家或地區時,將會出現嚴重的疫苗短缺。緊急量產的能力是有限的,因為制備疫苗需要使用無特定病原體的雞蛋。
2016年5月2日,剛果民主共和國宣布計劃為近200萬金沙薩和中剛果省(可以本地傳播)人民接種疫苗。這一運動,聯合安哥拉可能成為全球疫苗供給耗竭的引爆點。WHO緊急使用清單(EUAL)程序,將埃博拉疫苗接種放在首位,可為保障黃熱病疫苗的供給做出調整。
國際專家建議當安哥拉出現病毒傳播時,可使用1/5的正常疫苗劑量來避免嚴重短缺。如果實施此計劃,可能會出現監管障礙,對疫苗的免疫期和程度不能確定,由其是兒童。Monath等人近期建議調用EUAL程序,而不是等待大規模的黃熱病疫苗短缺發生。管理稀缺的疫苗供應是至關重要的,但需要WHO總干事宣布國際關注的公眾健康危機或決定這是“對公眾健康最有益的事情”。
召開緊急委員會會議的時機
只有通過召開緊急委員會會議,WHO的總干事才能宣布國際關注的緊急公眾健康事件。無論會議是否宣布公眾健康危機事件,會議都可以建議WHO總干事對正在發生和未來可能發生的黃熱病爆發作出應對,或建議EUAL程序減少疫苗使用劑量。現在有強烈的理由召開緊急委員會會議。在非洲流行病疫區和潛在的拉丁美洲及亞洲,嚴重的黃熱病疫苗短缺威脅已經隱現。
在多個需要的步驟中,WHO總干事(基于突發事件委員會的建議)應該召集黃熱病疫苗制造商和協調利益相關者會議,促進量產;激勵和協調基于非雞蛋的黃熱病疫苗的創新研究和進展;控制蟲媒,這對控制正在爆發的Zika病毒也是有益的。對前往安哥拉的旅行者接種疫苗以預防感染的建議已經就位了。召開黃熱病緊急會議不需要宣布國際關注的公眾健康危機也可,正如2013年到2015年召開的第10次中東呼吸綜合征委員會會議,未宣布全球健康危機。
展望:一個長期的應急委員會
WHO對黃熱病的應對較埃博拉或寨卡病毒迅速很多。WHO總干事在今年四月份前往安哥拉,與國際合作組織推出了大規模黃熱病疫苗接種運動——表達了對黃熱病流行可能對“整個世界造成威脅”的擔憂。全球健康倡導者不應該呼吁每次發生新的國際健康威脅時都召開緊急會議。相對的,WHO應建議一個長期的應急委員會,定期召開會議建議總干事是否宣布緊急事件,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危險發生。新興感染性疾病出現的復雜性和明顯增加的頻率,延遲國際反應導致的災難性結果。使得依賴唯一有義務和權威的WHO總干事來召開臨時緊急會議不再行得通。WHO已經開始競選新的總干事,這是一個合適的時機加強WHO在國際健康安全中的效率和領導能力。
聯合國高級委員會將全球健康危機埃博拉病毒稱為“可預防的悲劇”。如果正在流行的寨卡病毒導致的神經系統癥狀或黃熱病的流行最終導致災難性的結果,那高級委員會的警告將成為事實:“如果WHO改革不成功,下一個重要的大流行將導致數以千計的可預防性死亡。這可能是最后一次機會保證WHO可授權構建有效的應急預案和具備反應能力及必要的政策領導力。若再次出現執行失敗,就有必要考慮替換聯合國機構應對機制。”